• 受戒布施发使置官。
• 为了便于七众受戒,经过特许的某些大寺院常设有永久性的戒坛殿。
• 志德法师每与七众授戒,必同时对其父母兄弟宣说,令其相教无犯,还要受戒者热香顶指为终身自誓。
• 幼时出家,随後于钱塘龙兴寺受戒。
• 幼年出家,十五岁至赣州宝华寺受戒,后从焦山破和尚得曹洞正法。
• 嗣至杭州龙兴寺受戒,遍究大、小乘教义。
• 得道之时,年已百二十岁,聪明多智,闻佛说八圣道,即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
• 幼年向佛,十二入寺,十六受戒。
• 玉佛楼为二层小楼,内供玉石佛像,两侧配以十八尊罗汉像,均用檀香木雕刻而成,表面鎏金,辉煌夺目;万佛殿为僧众求戒、受戒的场所。
• 净修老和尚依依难舍,拿出钵资六块大洋做为受戒费用,叮咛他一路小心。
• 民国廿三年春天受戒毕,明朗风光给与一行脚僧人者,非春之妩媚与良辰美景,而是明心见性,得无挂无碍的快乐。
• 怡山西禅寺,受戒于兴辉法师。
• 寺中的知客僧见陆小青发现了他的秘密,便威胁他归顺寺庙,受戒为僧。
• 像前出家受戒,取名云丹嘉措。
• 六月十九日虚老传戒,任引礼并增受戒品,虚老赐师号佛源;旋与朗耀、法云同受云门宗法,虚老赐师名妙心。
• 六月十九日虚老传戒,任引礼并增受戒品,虚老赐师号佛源;旋与朗耀、法云、净慧等五人,同受云门宗法,均为第十三代,虚老赐师名妙心。
• 受戒者在此期间须与师父一起过清静寡欲的生活:不吃荤,不劳动,禁房事;出门戴帽,走路低头,不许同他人尤其是妇女说话。
• 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学问僧空海,回国后在高野山灌顶受戒时也用过齿木洁齿。
• 于观宗寺受戒后回到香港,改建纯阳宫为青山寺,显奇为青山寺开山住持。
• 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
【词语名称】: 受戒
【词语拼音】: shòu jiè
【词语意思】: (一)、伊斯兰教朝觐仪节之一。朝觐者到麦加前,按规定在一定地点沐浴、去常服、披戒衣,并遵守其他禁戒,直到朝觐完毕。(二)、佛教徒从师接受戒律的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