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德礼并没有号召人民推翻张伯伦政府。
• 艾德礼是第四个儿子,兄弟姊妹共十人。
• 摘要对印度土邦的政策是艾德礼政府在移交权力时对印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 由于英国王室和政府与土邦的关系跟英国与英属印度的关系不同,因此,艾德礼政府在移交权力时就不可能将对英属印度的政策用于土邦。
• 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 艾德礼生于一八八三年,这正是英国帝国主义底全盛时代。
• 在立法中实行德刑结合:先用德礼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辅以刑罚。
• 御众布投胶之德,礼贤怀比饭之恭。
• 务于德礼,以济威刑,关右宁谧,赖其镇定。
• 五霸虽驾言于德礼。
• 摘要对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教育政策,学术界有关论著不是轻描淡写,就是非议颇多。
• 孔子向往周公之礼,既是他对春秋乱世的不满,也是他对西周道德礼制的向往,这是非常正常的,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呢。
•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 他曾拜张志广、张德礼为师,并认张德礼为义父,与成兆才、金菊花为同辈。
【词语名称】: 德礼
【词语拼音】: dé lǐ
【词语意思】: (一)、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朱熹 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唐 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孔子 曰:‘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明 李贽《答耿中丞》:“於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縶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二)、德泽与礼仪。《左传·僖公七年》:“管仲 言於 齐侯 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