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用侠士式的泛爱主义来驳斥,最后还是儒家占了上风,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 而恰恰不是儒家所说的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至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 即如烈士捐躯,节妇殉夫,皆因一念无此假我,便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名垂千古。
•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来征战几人回,成功就是一场攻伐之战,杀身成仁,难免有牺牲。
• 而一旦有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便能万众一心抵御外侮,并涌现出无数国而忘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英雄。
• 也以戊戌六君子的杀身成仁而告失败。
• 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 外联为行楷阴文: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
【词语名称】: 杀身成仁
【词语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rén
【词语意思】: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