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祖即位,起鸿胪寺卿,乞终制。
• 十六年服阙垂补鸿胪寺少卿。
• 历鸿胪寺少卿、大理寺少卿。
• 三年升鸿胪寺右卿,转左卿。
• 遭忧归,服阕,授鸿胪寺卿。
• 正德丁丑进士,官至鸿胪寺少卿。
• 后以效力授为鸿胪寺叙班。
• 因为鸿胪寺是掌握宾客朝会礼仪的。
• 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自称仙方。
• 后回京历任光禄寺少卿、鸿胪寺卿。
• 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
• 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
• 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
• 南宋废鸿胪寺,并入礼部。
• 在鸿胪寺教授这些留学生们的功课。
• 历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
• 咸丰十年,擢鸿胪寺少卿。
• 累迁郎中,擢鸿胪寺少卿。
• 与一代闻人鸿胪寺少卿黄恺伯友善。
• 土木之变后,擢山鸿胪寺丞,旋升吏部左侍郎。
【词语名称】: 鸿胪寺
【词语拼音】: hóng lú sì
【词语意思】: 官署名。《隋书·百官志中》:“鸿臚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弔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金瓶梅》第七十回:“不如你今日先往鸿臚寺报了名,明日早朝谢了恩,直到那日堂上官引奏毕,领札付起身就是了。”《清史稿·职官志二》:“顺治 元年,设鸿臚寺,置 满 汉 卿各一人。”参见“鸿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