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事参军主管州衙庶务,纠察各曹稽违;司户参军主管户籍、赋役、仓库受纳;司法参军主管议法断刑;司理参军主管审讯狱讼。
• 金银铜铁锡五种司理之神。
• 因县库被盗,降河南藩司理问,后补闽藩,再迁鹤庆府通判。
• 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 充任本村国民学校教员凡二年,旋改习商业,于商务印书馆服务四载,任司理账目及帮办函牍之职。
• 改太常丞、判三司理欠凭由司。
• 李,通理,即司理,为掌狱论之官。
• 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 时有中表为司理,逼纳爱妾,托言买婢寄署中。
• 入赀授布政司理问,发河东委用,补兖州通判。
• 例授儒林郎布政司理问。
• 宋各州有州院与司理院,皆掌刑狱。
• 州院由录事参军主管,司理院由司理参军主管。
• 玉衡子江宁布政司理问恩庆适奉差至,遂捐赀募勇,率恩庆领兵三千馀分路进剿。
• 宋有司法参军,掌议法断刑,又有司理参军。
• 举进士,起家为衢州司理参军。
• 孝宗隆兴初,调筠州司理参军。
• 调永康军司法,徙澧州司理。
• 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
• 旋赴上海,任昌成洋行司理。
【词语名称】: 司理
【词语拼音】: sī lǐ
【词语意思】: (一)、执法;主管狱讼刑罚。汉 扬雄《廷尉箴》:“殷 以刑颠,秦 以酷败,狱臣司理,敢告执謁。”《晋书·刑法志》:“夫刑者,司理之官。”(二)、官名。五代 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 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 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 废。明 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司理姓 郑 名 安,滎阳 旧族,也是个少年才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束装北上,道经 扬州、扬州 司理乃是 王生 乡亲,开门置酒相待。”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