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 上嘉封达赖喇嘛为政教之主,赐金印及衣服、项饰、佛经、佛像、佛塔,以及金银、多种珠宝器皿、内库锦缎等。
• 搜其藏,宝器丰积,珍羞盈品,罗列案几。
• 谨愿执持如怀宝器寻究经论访问师承。
• 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
• 取诸宝器,以相剖击破碎之,以为笑乐。
• 赏赐极多,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 诞最优,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
• 翌日,高僧依约携带宝器往候。
• 顷公献上宝器求和,晋国不同意。
•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 八百年前沉海底,一船宝器长眠。
• 宫里的金银宝器,被掠一空。
• 还,吴越王遣使从,献宝器。
• 此扇为是立花家三宝器之一。
• 鼎,传国宝器,比喻帝位、帝业。
•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 冠带出行并吉若用裁衣必得宝器。
• 即于生已便欲得食寻有宝器。
• 就像铸剑,千锤百炼而终得宝器。
【词语名称】: 宝器
【词语拼音】: bǎo qì
【词语意思】: (一)、指象征王位的祭器。《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左传·庄公二十年》:“秋,王及 郑伯 入于 鄔,遂入 成周,取其宝器而还。”《史记·晋世家》:“曲沃 武公 伐 晋侯 緡,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 周釐王。”《后汉书·皇甫嵩传》:“混齐六合,南面称制,移宝器於将兴,推亡 汉 於已坠。”《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宝器转输於 临淄,遗种逃魂於 莒墨。”(二)、泛指珍贵的器物。《史记·龟策列传》:“今夫珠玉宝器,虽有所深藏,必见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谓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