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
• 一日三官下楼往外去了,丫头来报与鸨子。
• 解放后,以下三官定为三官村。
• 三教图,道门三官五帝图。
• 供玉皇、三清、三官、镇武、五祖、七真等神。
• 讼庭高处悬秦镜,明察三官慈惠师。
• 秦镜之下,明察三官,有此惠师,当然是葭萌之福。
• 三官坐下,王定一家拜见了。
• 这些民族共同祭祀道教的三官、三元法主、唐葛周三元三将军、张赵李三天师和梅山教的梅山法主;视三元、三天师和梅山法主为本教祖师。
• 在各层主殿的两旁都有东、西配殿,分别供奉赵公财神、三官等列仙,各有特色,栩栩如生。
• 内有龚河、太平、金平、淮泉、安乐、三官、三柳、岔河、新桥、联合等村。
• 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
• 出三官殿顺山势而下即至灵官殿。
• 总制戴虎破大南砦,转三官。
• 这株植于太清宫三官殿的耐冬山茶,至今犹存。
• 三官玉姐正中其意,携手登楼。
• 四年,乞祠,趣召奏事,转三官,依前右丞相兼枢密使,眷顾特隆,赐赍无虚日。
• 祭酒为病人写三通文书,祈请于三官大帝。
• 经忏有早晚功课经、三官北斗经、真武、受生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太上三元灭罪水忏、萨祖铁罐施食、全真演教接驾词科、玉皇宝忏等等。
• 早年曾建醒龙楼、早春亭、真武楼、三官殿和天后宫,龙浔书院、文昌阁等。
【词语名称】: 三官
【词语拼音】: sān guān
【词语意思】: (一)、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礼记·王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於三官。”《左传·昭公四年》:“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 为司空,以书勋。”《孔子家语·正论》:“于奚 辞,请曲悬之乐,繁缨以朝,许之,书在三官。”王肃 注:“司徒书名,司马书服,司空书勋也。”(二)、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管子·兵法》:“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