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耆年硕德,江右所宗。
• 硕德至姑臧,大败吕隆之众,俘斩一万。
• 硕德于是下陇奔苌。
• 元英宗硕德八剌大臣。
• 十月和硕德豫亲王多铎还师,上郊劳之。
• 北京,人文之所荟萃,宿学硕德之所聚也。
•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
• 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 名儒硕德,名重一时,诗、字、画称三绝。
• 因此,张积梓高才硕德,名列浙东伟儒。
• 硕德,通敏有干才。
• 硕德遂率众至姑臧。
• 诸寺辟硕德以隶焉。
• 进封和硕德豫亲王。
• 明清以来,人有高僧硕德往来于此演经习道。
• 姚绪、姚硕德以兴降号,固让王爵,兴弗许。
• 遵明以硕德重名,首蒙礼命,曳裾雅步,眷同置体。
• 天水姜龛、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皆耆儒硕德,经明行修,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
• 硕德至,集诸万户陈兵冲要,诘其渠魁诛之。
• 及谨以耆年硕德,誉重望高,礼备上庠,功歌司乐,常以满盈为戒,覆折是忧。
【词语名称】: 硕德
【词语拼音】: shuò dé
【词语意思】: (一)、指大德之人。《晋书·隐逸传·索袭》:“索先生 硕德名儒,真可以諮大义。”《南史·周弘正传》:“弘正 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唐 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明 宋濂《送璞原师还越中序》:“白云悦公,时硕德也,身居巖壑,名闻禁闕。”清 刘大櫆《方府君寄巢墓志铭》:“桐 多名家,方 为巨族,硕德英贤,联行并育。”(二)、大德。唐 刘禹锡《为京兆李尹答于襄州第一书》:“其宗勋有八柱之贵,其硕德有三老之重。”宋 苏轼《上监司谢礼上启》:“此盖伏遇某官硕德庇民,宏才伟世。”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侯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