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国家虽已设海军衙门,而皮毛徒具,精义未讲,呼应不灵,规模未备,则犹未能言实效也。
• 他当时还掌握着海军衙门,在笼络有一定军事外交实权的李鸿章的同时,却不顾国防安危,极力主张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这种用心在深层次上是相当复杂的。
• 凡兵船有时应奏行军国乐,须用中国乐器,其乐章由海军衙门撰拟,通行樽办。
• 李鸿章听到海军衙门被撤的消息后,立刻联想到了自己的命运。
• 9, 如此一来,海军中几乎成了福州人的天下,他们在其中纵横捭阖,甚至把福州话当成了海军衙门中的官话。
• 正是出于保己又保子的算盘,奕譞改变了立场,主持海军衙门的他成为挪用海军经费修园的始作俑者。
• 慈禧就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前去巡阅。
• 时船政已归海军衙门节制。
• 于是程璧光回国,复职于海军衙门。
• 因此海军衙门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李鸿章手中。
• 降、革人员并由北洋大臣随时咨会海军衙门备查。
• 十四年后另从海军衙门拨支洋药厘金作为常年经费的补助。
• 西太后一面应允建立海军衙门,一面提出修建园林供她养老。
• 应该指出,挪用于颐和园工程的,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
• 清末成立了海军衙门,职位完全为满人把持了,所以当时还有新内务府的讽语。
• 可是工程仍在继续,并开始筹备慈禧六十寿诞庆典,海军衙门经费继续挪用于园工。
• 醇亲王巡视北洋水师,此时的北洋海军实力已是亚洲第一,他希望李鸿章总管海军衙门。
• 十五年归国后,呈献书稿,得光绪帝褒奖,出任机器局会办兼海军衙门帮办,未几,升机器局总办。
【词语名称】: 海军衙门
【词语拼音】: hǎi jūn yá mén
【词语意思】: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5?为总理,奕?、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