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汉高祖刘邦不过是泗上的一个亭长罢了,经过东征西讨,最终占有了天下;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四百年了,大汉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 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 杏坛鼓琴发杏蕊,洙泗上飞香幽谷。
• [33]亭长:刘邦曾经做过泗上亭长。
• 它的邦畿东至泗上,西及伊洛,包括大平原的绝大部分。
• 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
• 高祖以一泗上亭长,贵为天子,及还过沛,而乃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汉祚卒于此基焉。
• 是岁秋,予贬彝陵,过泗上。
•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跨大马。
•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夸大马。
• 千年泗上荒台在,落日牛羊感路人。
• 言从泗上,即号沛公。
• 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
• 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 祖蕴,泗上转运巡官。
• 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 泗上为徐州,鲁也。
• 皇帝一高兴,立刻召林泗上殿要封他做官。
• 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词语名称】: 泗上
【词语拼音】: sì shàng
【词语意思】: (1).泛指 泗水 北岸的地域。《左传·襄公十九年》:“执 邾悼公 以其伐我故,遂次于 泗 上。”《战国策·楚策一》:“大王悉起兵以攻 宋 ,不至数月而 宋 可擧,擧 宋 而东指,则 泗 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参见“ 汶上 ”。(2). 春秋 时 孔子 在 泗 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晋书·桓彝传论》:“ 首阳 高节,求仁而得仁; 泗 上微言,朝闻而夕死。”《南齐书·刘善明传》:“令 泗 上归业, 稷 下还风,君欲谁让邪?” 郁达夫 《正月六日作》诗:“ 泗 上文章初识命, 淮阴 风骨亦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