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清香已经飘到了埃及,而且来得很快。
• 数十名知识分子遭到围捕或者监视,以阻止他们试图响应从互联网匿名发起的类似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
• 因此,茉莉花革命是“阿拉伯悖论”的产物,即经济发展成功,却无政治民主化。
• 在这个意义上说,因茉莉花革命呼吁而进行大规模的镇压行动,表明警方已开始在信息战争中败下。
• 相反,中国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茉莉花革命”扼杀在萌芽状态揭示了它对本国民众的畏惧程度。
【词语名称】: 茉莉花革命
【词语拼音】: mò lì huā gé mìng
【词语意思】: 茉莉花革命 -简介 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非洲国家突尼斯发生了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阿里束手无策,被迫选择离开突尼斯,前往沙特避难。总理加努希出任临时总统。在阿拉伯国家,这是第一次一个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 茉莉花是突尼斯国花,这次政权更迭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茉莉花革命 -连锁效应 突尼斯政权的急遽变化,很可能会在邻近地区引发连锁效应。包括摩洛哥、沙特、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被西方视为“独裁政权”的国家均有可能受此事件影响。 据凤凰卫视报道,2011年1月25日,在埃及已发生了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