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主要病变表现为胸闷胀满,缺盆疼痛,喘咳,气逆,烦心,掌中热,风,小便数而欠,喘咳,饶臂痛,咽候肿痛,肩背痛。
•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穴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 足少阳胆经起于由外眼角起,上行至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后入缺盆。
• 缺盆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
• 情愿我的肩头从缺盆骨脱落,我的膀臂从羊矢骨折断。
• 辨缺盆疽痈胛痈论属性:缺盆疽者,生肩前陷中。
•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
• 起身,左手并拢,曲肘上提,贯气左缺盆。
•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 缺盆穴针刺安全深度的应用解剖研究
•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
• 经脉病: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 若触缺盆及项下胸上者则属亢宿。
【词语名称】: 缺盆
【词语拼音】: quē pén
【词语意思】: (一)、破缺的瓦盆。(二)、指盆破。(三)、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四)、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五)、即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