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复言说多半是一种时间上的损失。弗兰西斯·培根
• 汉使既到,便偃蹇自信;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驳议者不敢复言。
• 兵戈兴数年矣,而匈奴之害尽去,可复言与民休息,望斟之。
• 楚宗人戕杀抚臣,纯复言无反状。
• 3以斯帖复言于王前、伏其足下、涕泣哀求、除亚甲族人哈曼之害、及攻犹大人之恶谋。
• 道府照旧,科道塞其口而不复言。
• 有司劾奏之,矩、茂不敢复言。
• 自此壮气外衰,不复言战。
• 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
• 年六十余,渐不复言灾祥,恒坐忘行心。
• 转对,复言李全必为国患。
• 第如光复言还报,遂落职为民。
• 其人酸痛号呼,不可复言。
• 既复言五事,词太激,帝乃不怿。
• 自是显真矫制,人不复言。
• 复言:饥羸拘囚,比得报,死矣,请决而后奏。
• 序中具述方论之所自来,而复言凭文注解,片言只字,皆不妄发云云。
• 由是其下惕然,无复言者。
• 诸儒无复言,帝赐京绯衣银鱼袋。
•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词语名称】: 复言
【词语拼音】: fù yán
【词语意思】: (一)、谓实践诺言。《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復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杨伯峻 注:“復言,犹言实践诺言。”《国语·楚语下》:“周而不淑,復言而不谋身,展也。”韦昭 注:“復言,言可復,不欺人也。”《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二)、再发表意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已矣,将军勿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