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进士甲科,累官天章阁待制。
• 擢天章阁待制,出知陕州,卒。
• 六年,拜天章阁待制、知桂州。
• 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
• 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
• 降诏奖谕,擢天章阁待制。
• 明道中,安抚京东,进天章阁待制。
• 神宗即位,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
• 改知谏院,进天章阁待制。
• 功授朝散郎,龙图阁待制。
• 奉祠告老,以徽猷阁待制致仕。
• 康待制执权,奉祠寓居永嘉。
• 以父荫官至承议郎徽猷阁待制。
• 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 无论是对待制作的热情态度还是看问题的角度,各方各面都让我感铭于心。
• 帝即位,拜天章阁待制,知通进、银台司。
• 丙午,诏六品以上清望官,日二人待制。
• 高宗即位,接猷阁待制兼侍读。
• 三是健全完善群众来访日接待制度。
• 恭帝君臣降元后,宋臣拥立端宗赵是即位,张镇孙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
【词语名称】: 待制
【词语拼音】: dài zhì
【词语意思】: (1).等待诏命。《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 ,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2).官名。 唐 置。 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 武德殿 西门。 文明 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 、 明福门 。 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 永泰 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 ,凡十三人。 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 宋 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