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运副使,升待制徽猷阁、都转运使。
• 进宝谟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赐金带。
• 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 召还,以宝文阁待制知镇江府。
• 明年,复以宝文阁待制知熙州。
• 七年,进宝文阁待制兼侍读。
• 官至刑部侍郎、宝文阁待制。
• 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移知潭州卒。
• 由于银行本身的性质,我们不可能象对待制造商那样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它。
• 课最,除敷文阁待制。
• 进龙图阁待制,依旧知成都府。
• 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
• 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
• 宋建平州为泰宁军,以觉为节度使,张敦固等皆加徽犹阁待制,以银绢数万犒军。
• 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
• 其教育之方,课试之格,令两制、两省、待制以上、御史、三司、三馆杂议以闻。
• 徽宗时,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 军府并管勾学事,第三次便是这次自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真定府。
• 召为盐铁副使,拜天章阁待制,复判都水,知审官院,权发遣开封府。
• 仕至天章阁待制、判昭文馆、将作监。
【词语名称】: 待制
【词语拼音】: dài zhì
【词语意思】: (1).等待诏命。《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 ,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2).官名。 唐 置。 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 武德殿 西门。 文明 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 、 明福门 。 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 永泰 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 ,凡十三人。 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 宋 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