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时期六言诗完成了格律化过程。
• 六言对句是辞赋在吸取楚辞句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骈文的重要构件。
• 元明清六言诗创作上归于消沉,理论上开始把握到了六言诗体的特点。
• 就题画诗而言,体裁更多,除古体、五七言近体外,还有许多六言题画诗,这是前代所未见的,如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就是一首六言绝句。
• 宋代是六言诗的极盛时期,也是六言诗句法和技巧的新变期。
• 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 六言诗的音节比较单调、板滞、舒缓。
• 这三个要求限制了六言诗的题材范围,使它没能流行起来。
• 六言诗在文人中也曾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因其与歌曲脱节,难以驾驭,始终未能成为诗歌的主流。
• 六言绝句由于句、字都是偶数,自然趋于骈偶,又由于两字一顿构成语义单位,不便灵活组合,因此,音节就不免单调,容量也不免窘促。
• 基本上顺语势作流水对,有三言句、六言句及骚体句。
•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
• 东汉文人的抒情小赋有很多整齐的六言句。
• 王同的六言诗刻:龙洞良宵月照,黄华满地秋香。
• 这首诗采用杂言体,从二言到六言,错落相间,显得活泼奔放。
• 唐代舞马辞有两体:六言四句体和七言八句体。
• 久之,冯六与景就宫中相忿争,冯六言景倒署年月及出焦子忠事。
• 如常州考察后所得六言诗:龙城三月飞烟,杏雨桃花气甜。
• 这是一篇杂言诗,其中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类句式。
• 庾阐和湛方生皆有六言诗行世。
【词语名称】: 六言
【词语拼音】: liù yán
【词语意思】: (1).六种美德:仁、知、信、直、勇、刚。《论语·阳货》:“ 由 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何晏 集解:“六言六蔽者,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非君不肃。”(2).谓六言诗。每句均为六字的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北史·阳休之传》:“当 文襄 时,多作六言歌辞,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