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官采言兮,胥弘光隆道,扼吴楚而径张。
• 采诗官来到村庄的日子,往往就是一个节日。
• 白居易说: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 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看到它们,这和采诗官的劳动分不开。
•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 我不清楚这些采诗官的薪水是否丰厚,但他们必须由文化人来担任。
• 如果他们最近有什么新歌,他们就会放下手中的农具,大而客气地招呼采诗官。
• 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
• 采诗官于是走仅这群农夫,和他们一起坐到柳树的浓阴下,请求父老将这些新歌陈出来。
• 这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工作,采诗官走向民间总是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
•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 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劳作的父老们听到了这木铎声,它们就愉快地知道:那位头发过早花白的采诗官来了。
• 设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官员,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
• 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 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官,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