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宗族娣姒皆推官加封,宠异甚渥。
• 婢子娣姒,不能相教,以辱君命。
• 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
• 诸姑姊妹,娣姒媵御。
• 娣姒妇者,弟长也。
• 诸姑姊妹,娣姒媵御,追送尘轨,号啕衢路。
• 于是诸姑伯姊,后先娣姒,靡不屏刀尺而事篇章,弃组妊而工子墨。
• 养先姑如宁膝下,奉君子如见大宾,以徽柔睦娣姒,以庄敬端幼贱,鹊巢之化存焉。
• 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 于归后,继姑郭太孺人治家严肃,娩婉听从,曲尽妇道,处娣姒谦而有容,喜怒不形于色。
• 家有薄田,颇苦赋役,携其妇与妇之娣姒,兄之子,提抱之婴孩,糊其口于四方,赢则以供田赋。
• 采苹兴咏,每从南涧之滨;训子为文,自有东征之赋,肃雍以四德无替,浣濯而六行兼修闺阁,义同娣姒。
【词语名称】: 娣姒
【词语拼音】: dì sì
【按字造句】:
【词语意思】: (一)、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郭璞 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郝懿行 义疏:“娣姒即众妾相谓之词,不关嫡夫人在内。”(二)、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尔雅·释亲》:“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郭璞 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钟 郝 为娣姒,雅相亲重,钟 不以贵陵 郝,郝 亦不以贱下 钟。”《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后少与 豫章王 妃 庾氏 为娣姒,庾氏 勤女工,奉事 太祖、昭后 恭谨不倦,后不能及,故不为舅姑所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