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妄言绮语恶口骂詈两舌。
• 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 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 口业里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 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
•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 二口恶说谓口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
• 身自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 教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 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 不得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 口有四恶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 二口可两舌恶骂妄言绮语。
• 乃至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
• 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 要收摄口业,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 两舌恶骂妄言绮语。
• 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 当时的宫体诗人写作辞赋,诗、赋的题材、风格都无二致,绮语闲情,轻艳流荡。
【词语名称】: 绮语
【词语拼音】: qǐ yǔ
【词语意思】: (一)、佛教语。涉及闺门、爱欲等华艳辞藻及一切杂秽语。十善戒中列为四口业之一。南朝 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綺语过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实论》:“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綺语。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或虽利益,以言无本,义理不次,恼心説故,皆名綺语。”(二)、指纤婉言情之辞。清 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綺语者,託言 温 韦。”瞿秋白《饿乡纪程》四:“或是竟顺流忘反,成绮语淫话的烂小说生涯。”(三)、华美的语句。唐 韩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