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 多因疠风用药偏燥而出现的兼证,治宜滋阴血,方用四物汤加味。
• 主治:拔毒、消肿、排脓、治痛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 近世医方,用治痰气喘嗽、醋心及疠风诸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
• 属性:治一切风及瘫痪偏枯,疠风,卒中,喑哑,神昏志乱,手足不遂。
• 主小儿疳积;久痢;脘腹虫痛;惊痫;目翳肿痛;男子下疳;痔疮;疠风。
• 此书分述风、破伤风、疠风、伤寒、咳嗽、吐、热疟、眼、衄血、消渴、疮疡诸病证。
• 蝉退主风热,地龙主风湿,僵蚕、全蝎主风毒,凌霄花主风坏之血,斯五物者,皆有微毒,用之以治疠风,所谓衰之以属也。
• 通常制成复方丸剂,如江苏地区所用的麻风丸,浙江地区的扫风丸,广东地区的脾经丸、疠风丸、防风通经丸等,均有一定疗效。
• 除辨证治疗疠风外,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当归以补其气;若属元气下陷而二便下血者,可兼服补中益气汤;若属肾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 镇痉、止痒之功能,能治风湿性关节酸痛、四肢麻骨神经痛、风瘫疠风、遍身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恶疮疥癣、小儿惊风、口疮等疾。
【词语名称】: 疠风
【词语拼音】: lì fēng
【按字造句】: 风造句
【词语意思】: 麻风病。《素问·风论》:“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癘风。” 张景岳 注:“风寒客於血脉,久留不去则荣气化热,故皮肤胕溃。气血不清,败坏为癘。” 姚止庵 注:“风病惟此为癘,故名癘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大麻风》“麻风总属毒癘成”注:“此証古名癘风,癘风者有毒之风也……今人呼为大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