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体尽能、尤工正书。
• 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 离析八体,靡形不判。
• 翰垂八体,诗备五言。
• 历代文献偶有提及秦书八体,却仍欠缺具体。
• 九品三乘,递相通贯;六书八体,互以发明。
• 王宏济南人,太宗幼日同学,因问为八体书。
• 守道兼权,触类生变,离析八体,靡形不判。
• 史书记询初学王书,而险峻过之,其八体兼妙。
• 幼受庭训,潜心研习八体六书、许氏训诂之学。
• 书则八体尽能,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
• 其过人之处,在于可用四肢八体任何一种武器制敌。
【词语名称】: 八体
【词语拼音】: bā tǐ
【词语意思】: (1).八种书体。 秦 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 唐 张怀瓘 《书断》。后以指书法。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穷六义於怀抱,究八体於毫端。”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四:“双声宛转连珠格,八体浓纤倒薤看。”(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