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
• 俯看支派银河绕,万象文成玉笋班。
•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 雕盘玉笋传生菜,宝胜金花锡近臣。
• 见乐大细问根芽,襟搭鲛绡,玉笋笼纱。
• 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消玉笋长。
• 形状象玉笋,又如常娥奔月,且歌且舞,灵秀优美。
• 玉笋就华,紫荷香润,宴闲密侍西清。
• 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
• 五岳,人皆称为万山之父,而此雪宝顶横空出世,玉笋攀天,高峭,伟岩、晶莹、挺拔,纵使五岳,也只好拜服其下。
• 庶尹趋朝,玉笋班中鸣鸾佩;群娇绣阁,石榴花下斗樗蒲。
• 螓首、杏唇、犀齿、酥乳、远山眉、秋波、芙蓉脸、云鬓、玉笋、荑指、杨柳腰、步步莲、不肥不瘦长短适宜。
• 虽见有玉兔执杵一傍立,可有个广寒仙子在瑶台张公子上的楼来抬头看,妙禅女悦下楼窗转过来走上前玉笋一展双携手,宛若是久别重逢忆良缘。
• 玉笋持杯,巧笑嫣然。
• 纤纤如玉笋,光洁如沐者,云髻山也。
【词语名称】: 玉笋
【词语拼音】: yù sǔn
【词语意思】: (一)、亦作“玉笋”。笋的美称。宋 杨万里《初三游翟园》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二)、喻英才济济。《新唐书·李宗闵传》:“俄復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冲、薛庠、袁都 等,世谓之玉笋。”宋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捧詔瑶池下,辞班玉笋中。”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引 王梦楼《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吟诗喜得江山助,问字欣添玉笋围。”(三)、喻女子手指。唐 韩偓《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宋 孙惟信《风流子》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綉巾拭泪,金柳初攀。”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